福利四区福利五区|AA片欧美一级桃色一区二区三区|好好热这里只有精品|69热无码视频在线观看|亚洲黄色噜吧噜吧|亚洲全国女男av在线播放免费|丁香五月中文激情|www亚洲中文字幕V∧|老司机在线小黄片|成人精品一区在线观看

學術交流

混凝土澆筑缺陷處理方法匯總

發(fā)布時間:2012-02-09    發(fā)布者:     瀏覽次數:3156

混凝土澆筑缺陷處理方法匯總

 

 

一、混凝土麻面處理方法

 

1、通病現(xiàn)象: 

麻面是混凝土表面局部出現(xiàn)缺漿粗糙或有小凹坑、麻點、氣泡等,形成粗糙面,但混凝土表面無鋼筋外露現(xiàn)象。 

2、產生原因: 

(1)模板表面粗糙或粘附硬水泥漿垢等雜物未清理于凈,拆模時混凝土表面被粘壞; 

(2)模板未澆水濕潤或濕潤不夠,構件表面混凝土的水分被吸去,使混凝土失水過多出現(xiàn)麻面; 

(3)模板拼縫不嚴,局部漏漿; 

(4)模板隔離劑涂刷不均勻,局部漏刷或失效,混凝土表面與模板粘結造成麻面;    

(5)混凝土振搗不實,氣泡未排出,停在模板表面形成麻點。 

3、 防治措施: 

模板表面清理干凈,不得粘有干硬水泥砂漿等雜物;澆灌混凝土前,模板澆水充分濕潤,模板縫隙,用油氈紙、膩子等堵嚴;選用長效的模板隔離劑:涂刷均勻,不得漏刷;混凝土分層均勻振搗密實,至排除氣泡為止。 

4、處理方法: 

表面作粉刷的,可不處理,表面無粉刷的,在麻面部位澆水充分濕潤后,用原混凝土配合比去石子砂漿,將麻面抹平壓光。 

二、混凝土漏筋處理方法
1、通病現(xiàn)象: 鋼筋混凝土結構的主筋、副筋或箍筋等裸露在表面,沒有被混凝土包裹。

2、產生原因: 

(1) 澆注混凝土時,鋼筋墊塊位移,或墊塊漏放,致使鋼筋下墜或外移緊貼模板面外露; 

(2) 混凝土配合比不當,產生離析,靠模板部位缺漿或模板嚴重露漿;

(3) 混凝土保護層太小或保護層處混凝土漏振,或振搗棒撞擊鋼筋或踩踏鋼筋,使鋼筋位移,造成露筋; 

(4) 木模板未澆水濕潤,吸水粘結或脫模過早,拆模時缺棱,掉角,導致露筋;

(5) 骨料粒徑偏大,振搗不充分,混凝土于鋼筋處架空造成鋼筋與模板間無混凝土。 

3、防治措施:

 澆灌混凝土,保證鋼筋位置和保護層厚度正確,并加強檢查;鋼筋密集時,選用適當粒徑的石子,保證混凝土配合比準確并有良好的和易性;澆灌高度超過2m,用串筒或溜槽進行下料,以防止離析;模板充分濕潤并認真堵好縫隙;混凝土振搗時嚴禁撞擊鋼筋, 在鋼筋密集處,可采用刀片或振動棒進行振搗;操作時,避免踩踏鋼筋,如有踩彎或脫扣等及時調直修正妾保護層混凝土要振搗密實;正確掌握脫模時間,防止過早拆模,碰壞棱角。

4、處理方法:

(1) 對表面露筋,刷洗干凈后,用1:2或1:2.5水泥砂漿將露筋部位抹壓平整,并認真養(yǎng)護。

(2) 如露筋較深,應將薄弱混凝土和突出的顆粒鑿去,洗刷干凈后,用比原來高一強度等級的微膨脹細石混凝土填塞壓實,并認真養(yǎng)護

。 三、混凝土蜂窩的處理方法
1、1、通病現(xiàn)象: 

蜂窩就是混凝土結構局部疏松,骨料集中而無砂漿,骨料間形成蜂窩狀的孔穴。

2、產生原因:

(1) 混凝土配合比不當,或砂、石子、水泥材料加水量計量不準,造成砂漿少、石子多。

(2) 混凝土攪拌時間不夠,未拌和均勻,和易性差,振搗不密實。

(3) 下料不當或下料過高未設串筒使石子集中,造成石子砂漿離析

(4) 混凝土未分層下料,振搗不實,或漏振,或振搗時間不夠。

(5) 模板縫隙未堵嚴,水泥漿流失。

(6) 鋼筋較密,使用的石子粒徑過大或坍落度過小。

(7) 基礎、柱、墻根部未稍加間歇就繼續(xù)灌上層混凝土,造成水泥漿流失。 

3、防治措施: 

認真設計、嚴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經常檢查,做到計量準確:混凝土拌合均勻,坍落度適合;混凝土下料高度超過2m時設串筒或溜槽;澆灌分層下料,分層搗固,防止漏振;模板縫堵塞嚴密,澆灌中,隨時檢查模板支撐情況防止漏漿;基礎、柱、墻根部在下部澆完間歇1~1. 5h,沉實后再澆上部混凝土,避免出現(xiàn)“爛脖子”。

4、處理方法:

(1) 對于小蜂窩:先用水沖洗干凈,用1:2水泥砂漿修補;注意養(yǎng)護,待修補的砂漿達到一定強度后,使用角磨機打磨一遍;對于要求較高的地方可用砂紙進行打磨。 

(2) 對于大蜂窩:先將松動的石子和突出顆粒剔除,并剔成喇叭口并且進行鑿毛, 將鑿毛后的基面用鋼絲刷配以高壓水清洗,充分濕潤,使基面達到清潔、堅實、粗糙、潮濕的要求,然后用素水泥漿掃漿充分,支模后再用摻膨脹劑的高一強度等級的混凝土灌漿料仔細強力填塞搗實,并認真養(yǎng)護。

 四、混凝土孔洞的處理方法


1、通病現(xiàn)象: 

鋼筋混凝土結構中有較大的孔洞,或蜂窩較大,鋼筋局部或全部裸露。 

2、產生原因: 

(1) 在鋼筋較密的部位或預留孔洞和埋設件處,混凝土下料被擱住,未振搗就繼續(xù)澆筑上層混凝土。

(2) 混凝土離析,砂漿分離,石子成堆,嚴重跑漿又未進行振搗。 

(3) 混凝土一次下料過多過厚、下料過高,振動器振動不到,形成松散孔洞。

(4) 混凝土內掉人工具、木塊、泥塊等雜物,混凝土被卡住。 

3、防治措施: 

在鋼筋密集處及復雜部位,采用高一標號的細石子混凝土澆灌,在模板內充滿,認真分層振搗密實或配人工搗固;預留孔洞,兩側同時下料,側面加開澆灌口,嚴防漏振;砂石中混有勃土塊、模板工具等雜物掉人混凝土內,及時清除干凈。

4、處理方法: 

先將孔洞鑿去松散部分,使其形成規(guī)則形狀;用鋼絲刷將破損處的塵土、碎屑清除;用壓縮空氣吹干凈修補面;用水沖洗修補面,使修補面周邊混凝土充分濕潤;填上高強度等級細石混凝土,振搗、壓實、抹平。

 

 五、混凝土縫隙、夾層的處理方法


1、通病現(xiàn)象: 

混凝土內成層存在水平或垂直的松散混凝土。

2、產生原因: 

(1) 施工縫或變形縫未經接縫處理、清除表面水泥薄膜和松動石子或未除去軟弱混凝土層并充分濕潤,就灌筑混凝土。 

(2) 施工縫處鋸屑、泥土、磚塊等雜物未清除或未清除干凈。 

(3) 混凝土澆灌高度過大,未設串筒、溜槽、造成混凝土離析。 

(4)底層交接處未灌接縫砂漿層,接縫處混凝土未很好振搗 

3、防治措施: 

認真按要求處理施工縫及變形縫表面;接縫處鋸屑、泥土磚塊等雜物清理干凈并洗凈;混凝土澆灌高度大于2m設串筒或溜槽;接縫處澆灌前先澆50 ~100mm厚原配合比無石子砂漿,或100~150mm厚減半石子混凝土,以利結合良好,并加強接縫處混凝土的振搗密實。 

4、處理方法: 

縫隙夾層不深時,可將松散混凝土鑿去,洗刷干凈后,用1:2或1:2.5水泥砂漿強力填嵌密實;縫隙夾層較深時,清除松散部分和內部夾雜物,用壓力水沖洗干凈后支模,強力灌細石混凝土或將表面封閉后進行壓漿處理。

 六、混凝土強度不夠,均質性差的處理方法